站内搜索
衢州市氟硅经贸摩擦预警点
电话:0570-8358589 8021016 联系人:储秋雷 QQ: 地址:衢州市西区白云中大道37号 市级机关综合大楼
在不久前甘肃白银召开的无机氟化物行业会议期间,几家企业老总一见面,竟然脸红脖子粗地争吵了起来。
“上个月我和魏桥谈好的价格,你怎么不计成本地抢生意?”
“我们的原料是自产的,成色不好,不卖低价根本没人要。”
“你们有困难别人也有困难,按你报的价格全行业的厂子都要亏死了。”
“厂子要维持,工人要开支,销售不来钱怎么行?”
“你要钱就不要行业整体利益?”
……
这些企业老总为何而争吵?眼下无机氟化物行业遇到什么问题?中国化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生产企业竞相低价抛售
国内无机氟化物行业涵盖萤石、氢氟酸、氟化盐、氟气及含氟气体、六氟磷酸锂等产品,除个别产品外,大多属氟化工产业链的初加工产品。由于技术含量不高,近年来国内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趋之若鹜,产能过剩严重,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激烈。行业产能过剩究竟有多严重,可从代表性产品萤石、氟化铝略见一斑。据了解,目前国内萤石生产有证的企业有2000多家,但近一半的企业常年停产,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国内氟化铝年产能达到250多万吨,而每年市场需求量只有65万吨左右,全行业开工率不到30%。
无机氟化物产品的资源基础是萤石,近些年行业能得以快速扩张,原因之一是我国相对丰富的萤石资源蕴藏量。目前我国萤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在为国际化工公司加快向高端、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发展提供廉价基础原料的同时,却加快了我国宝贵萤石资源的消耗,行业存在严重的盲目扩张、产能过剩、低价出口的情况。
今年以来,国内萤石出口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国等萤石进口大国大幅减少了从中国进口萤石的数量,进口量由以往的每年30万吨骤减到几万吨。原因是美国解决了墨西哥萤石矿含锡多的问题,改从墨西哥进口,中国萤石产品价格出现了几年来少有的低迷。
上个月,国内几家主要的萤石生产企业在武夷山开会达成共识:萤石矿1500元的吨价是临界点,再低企业就要亏损停产。各企业的萤石市场发展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采取就近、定点供货的原则,减少运输成本。
宁夏东方有色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曹永平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氟化铝是国内无机氟化物行业的大宗产品,生产原料是萤石、硫酸和氢氧化铝,市场销路主要用于炼铝工业,是电解铝生产的主要助剂,用以降低铝矿石的熔化温度和提高导电率。目前氟化铝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氟化铝平均生产成本在每吨6300~6500元,而市场销价却只有每吨6300元左右,产销价格倒挂,全行业都处于亏损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氟化铝产能的扩张,产能过剩严重,由此带来企业间低价竞争激烈。上个月有氟化铝企业与某大型电解铝企业刚刚谈好,供货价格每吨6500元,消息一传出,马上就有业内企业出来抢单,报价每吨6100元就卖。而这单生意一般是国内氟化铝的标杆价格,谈好了后面的单子都会比照着这一价格定。但是出现的企业竞相低价抢单情况,就使得市场行情崩溃了,氟化铝供货方全军覆没,所以这次企业老总见面要吵。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氟化物分会副会长侯红军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目前国内无机氟化物产能过剩严重,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激烈,大家都挤在一个狭小的市场空间里斗来斗去,谁也过不好。各企业还是应该多沟通多商谈,即使吵架也不要紧,吵吵总比打打强。面对行业内外这样严峻的市场形势,大家还是要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出路就是要摈弃初加工、原料型产品同质化竞争和大量出口的发展模式,加强高、精、尖产品的研制和发展。
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无机氟化物业内专家了解到,当前行业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优质氟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萤石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中国的萤石资源优势正在逐渐削弱,按照目前的开采量计算,我国萤石资源的储采比为7,远低于全球平均的储采比44.5,属于极过度开采。目前我国可开采的萤石富矿越来越少,预计可开采年限仅为20年。如果没有资源优势,众多中、下游行业的发展就难以为继。
二是产能过剩严重,企业之间低档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而主要竞争手段是竞相降价,由此导致产品市场长期低迷,全行业濒临亏损困境。
三是产业结构亟须升级,目前国内无机氟化物产业主要以生产初加工产品如氢氟酸、氟化盐等为主,高、精、尖产品非常少。据行业协会所做的统计数据,中国氟化工的基础产品、高端产品的比例分别为53.4%、1%,而美日欧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9.8%、23.9%。中国氟化工产品结构亟须从目前的以基础产品为主向高端产品升级,实现国际主流产品占据主导的产业结构。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助理张方指出,我国含氟电子化学品的质量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例如电子级氢氟酸仅能达到ppb级(纳克级),部分号称生产电子级氢氟酸的企业实际只能生产杂质含量为ppm级(微克级)的产品;目前全球芯片工业的重心已发展到生产90纳米级的芯片为主,这种芯片全部需要ppt级(皮克级)的氢氟酸,而国内ppt级的氢氟酸全部依靠进口。另外,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生产具有防水、防油、防污性能的织物整理剂,2013年我国消费“三防”织物整理剂约1.7万吨,需要含氟表面活性剂原液1200吨以上,目前国内年产量仅300吨左右,75%依靠进口。
优胜劣汰才能走出困境
如此看来,发展高端产品才是无机氟化物产业的出路。而国内企业发展高端无机氟化物产品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多氟多公司的六氟磷酸锂项目。
该公司发展六氟磷酸锂还要从董事长李世江遇到的一件事情说起。2006年,李世江在日本考察时,遇到一位氟化工专家对他说:“多氟多发展氟化工切莫浅尝辄止、固步自封,氟元素做好了可以论斤卖,比如六氟磷酸锂,可以卖到每吨100万元。”听到这席话,李世江脸红心跳、激动不已:“六氟磷酸锂有这样黄金般的价值,多氟多一定要尝试。”因此他下决心要向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进发,新的科技创新观念从此树立。
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的核心材料,而电解液是锂电池必需的关键材料之一,电解液的品质优劣对于锂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之前,全球六氟磷酸锂核心技术主要被日本少数几个企业所垄断。2007年起,多氟多进行了六氟磷酸锂产品的技术攻关,并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多氟多上市以后,凭借资金优势,多氟多加快了六氟磷酸锂产业化的步伐,于2011年实现了200吨/年六氟磷酸锂装置的投产。之后,多氟多又启动了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及配套产品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全部投产。目前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产品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进入世界前列,杉杉、比亚迪等国内知名电动车企业均为其用户,国内主要13家锂电池生产企业也都采用多氟多产品,多氟多还进入了日、韩锂电池供应链。
多氟多发展六氟磷酸锂项目的技术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公司承担了“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电解质开发”课题成果,该课题为国家“863”计划。公司是氟化锂和无水氢氟酸领域国家标准制定的主持者,国内15%的六氟磷酸锂专利由多氟多持有,是国内单一最大的专利持有方。
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竞争对手,多氟多在六氟磷酸锂领域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公司拥有萤石—高纯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完整的产业链,六氟磷酸锂主要原材料无水氢氟酸、氟化锂等均能自产,极大地降低了公司六氟磷酸锂的生产成本。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公司六氟磷酸锂产品的利润水平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多氟多公司一位高管向中国化工报记者透露:“我们生产氟化铝毛利润率只有10%,而六氟磷酸锂的毛利润率有50%多。”
除了六氟磷酸锂,业内专家指出,市场前景好的无机氟化物不少,很多产品技术国内仍是空白,亟待发展,主要有以下产品:三氟化氮,至少还有10多年的市场前景;四氟化碳,在电子芯片工业用量大;六氟化硫,电子级产品还有一定市场;碳酰氟,是三氟化氮的代用品,未来前景大;六氟化钨,高纯产品市场好;五氟化碘,是含氟表面活性剂的配套产品,发展前景好;氟气,现场配套的小型发生装置有较大商业机会;高纯氢氟酸,目前国内ppt级(皮克级)产品全部为进口;氟化石墨,用于润滑剂、电池、核电等工业,市场前景好;精细氟化盐,包括氟化钛、氟化硼、氟化锆、氟化稀土等,目前大部分需要进口。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随着国内电子、家电、新能源汽车、医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一些精细、高端的无机氟化物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这些产品附加值高,可有效解决目前企业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效益低下的问题,但目前情况是企业普遍望之莫及,无能为力。问题的症结是,目前国内无机氟化物行业还缺少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例如针对萤石资源的稀缺性,行业需要一个规范的准入条件;针对行业投资过热、低端产品重复建设严重、产能严重过剩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由于监管不到位,一些工艺装置落后、甚至已列入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的项目仍在生产,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指导体系。同时,企业迫切需要技术开发、发展规划方面的指导和资助。无机氟化物行业只有实现了优胜劣汰、轻装上阵,才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衢州市氟硅经贸摩擦预警点 衢州市国际商会 版权所有 地 址:衢州市西区白云中大道37号市级机关综合大楼 电话:0570-8358589 8021016 备案号:浙ICP备13026204号 访问量:7389250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