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氟硅经贸摩擦预警点

电话:0570-8358589   8021016
联系人:储秋雷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衢州市西区白云中大道37号
          市级机关综合大楼

经贸摩擦

首页>> 经贸摩擦
WMO公报称2012年南极臭氧洞为近年最小
* 来源 : * 作者 :中国气象报社 * 发表时间 :2013-01-04 * 浏览 : 1226
12月20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公报称,综合地面、探空和卫星等观测获得的数据,今年南极臭氧洞的面积和厚度均为近年最小。

  WMO解释说,今年臭氧洞减小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温暖的平流层限制了极地平流层云的形成,而极地平流层云和水、硝酸、卤化富集气体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能够导致臭氧损耗。

  第二,极地涡旋(一个巨大的低压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处于平流层的高速风围绕着南极大陆旋转)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导致低纬度地区的臭氧被运送到南极地区。这些来自低纬度地区的臭氧集聚在距离地面约25千米高的平流层内,而臭氧损耗基本发生在距地面约14-20千米的平流层,在这个位置发生的臭氧损耗程度与往年水平相当。

  公报说,南极臭氧洞在今年11月10日消失,早于往年。

  受平流层极端低温和臭氧损耗物质变化的影响,每年臭氧洞的大小随着季节发生变化。臭氧洞一般在9月下半月形成最大面积,而在10月上半月达到最大厚度。

  WMO表示,过去10年,在两极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内,平流层臭氧不再减少,但也没有恢复。预计,到21世纪中叶,除两极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的臭氧层将恢复到1980之前的水平,而南极臭氧层将在此之后很久才能恢复。

  今年是《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25周年。该议定书成功阻止了臭氧破坏化学物质的生产和消费,例如,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称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s)。但这些化学物具有很长的大气寿命。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